(本文系2010年11月12日举办的湖北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
摘要:本文阐释了什么是大学生廉洁教育,并结合高校学生廉洁意识现状和作者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现阶段如何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人才保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直接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生存和崛起,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养成是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品德习性的重要源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什么是大学生廉洁教育
廉洁本意指清白高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1. 大学生廉洁教育
《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 现阶段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2010年全国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指出,“以培养青少年的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为根本,加强廉洁教育,充分发挥廉政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现阶段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根本内容是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在于使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根本目的旨在让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1.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部署中提出,“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摇篮。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俗语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换言之,播下廉洁的种子,必然收获廉洁的果实。
2. 大学生的廉洁思想现状对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提出迫切要求
2010年上半年,我们对某高校11个院系的500名研究生进行了廉洁思想现状的调查。调查结论如下。
(1) 对腐败现象容忍的态度仍须极力扭转。当问及对身边和当前社会不廉洁现象的态度时,722%的学生表示深恶痛绝,有19.1%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这与我们提出的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相去甚远。还有5.3%的学生对国事、家事、身边事漠不关心。这些均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扭曲不无关系。
(2) 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亟待加强。调查显示有2/3的学生表示肯定会以廉洁自律、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观念,但仍有28%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41%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还有23%的学生肯定不会以此作为自己职业观念。因此,这一部分没有形成自己职业观念的学生和视情况而定的学生,将是我们进行廉洁教育的重要对象。
(3) 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调查显示,有36.1%学生承认他们中间存在考试作弊、作业抄袭、就业自荐材料作假、恶意拖欠学费、骗取、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等行为。这说明高校学生在廉洁意识、廉洁习惯、廉洁风气等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4) 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加强,形式和内容更须丰富。在对在校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形式的调查中显示,只有268%的学生接受过专门的廉洁教育,还有343%的学生在入党、新生入学、特色团日党日等活动中接受了部分廉洁教育,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专项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仍须加强。
3. 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对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出必然要求
西方国家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思想斗争从未停止。近年来,西方国家运用心理攻势,混淆视听,千方百计制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还利用科技、文化、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机会,把大量反映西方政治倾向、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书籍、报纸、影视片推荐和介绍到社会主义国家;以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突破口,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意识上的间接渗透,腐蚀、拉拢并从行为上改变青年群体的行为。因此,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我们从根上夯实青少年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切实防范不良风气和腐朽落后社会文化的侵害。
三、如何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1. 建立健全全面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其他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坚持把廉洁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和教职员工的任务,加快建立青少年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青少年廉洁教育制度体系,以制度明确教育目标、落实教育责任、规范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领域,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
2. 积极占领大学生廉洁教育阵地
高校廉洁教育应该依据学生受教育程度、成长背景的不同和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廉洁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分级、分层,使广大高校在校生自觉接受廉洁教育,自觉树立廉洁意识,自觉养成廉洁习惯。
(1) 占领“第一课堂”。积极推动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在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年初,中央纪委等六委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把青少年廉洁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作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党校已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重要内容,每期2学时,邀请学校纪委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就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高校廉政文化等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专题授课。其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的内容。并且注重廉洁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学校廉洁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紧跟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教师根据这些新精神、新内容和新要求授课讲学,把“三进”工作落到了实处。
(2) 把握“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特色团日、特色党日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打造廉洁教育第二课堂。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强化实践锻炼,积极开拓青少年廉洁教育实践阵地,组织广大青少年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各类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纪念活动,培养廉洁意识,陶冶道德情操,把廉洁寓于形式活泼的活动中;通过媒体和网络等的正确舆论积极引导。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在校园网发布了以“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征文活动,收到了学生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所写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是在校研究生,还有一些本科生。征文活动既是一次主题教育的过程,又是一次同学们集中对社会和校园中不廉洁现象论争的过程,还是一项将廉洁作为一种品质渗入学生内心的活动。
(3) 抓住适当时机,丰富和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一是抓住重要关口,如新生入学、学生入党、毕业实习等,开展廉洁教育。加强对毕业生的廉洁教育,引导他们先做人,再做事,以良好的品德基础、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社会、应对未来。二是创新廉洁教育方法和手段。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把廉洁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管理机制。针对学生论文的抄袭现象,利用自我道德约束与现代科技手段制约的双重机制规避论文抄袭风险。一方面向应届毕业生发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倡议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一方面开通使用学术、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严格进行系统排查。同时从制度上遏制,如建立学位论文随机抽查盲评制度。
3. 努力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教育合力
大力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优秀文化传统,把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加大大学生廉洁教育力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是子女接受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子女诚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使其得到子女的信赖与尊敬,同时也接纳父母的观念和效仿父母的做法。如果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不讲诚信,言教和身教不一致,子女很容易成为虚假失信的人。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职能,请退休老教授、老干部为学生作了50余场思想政治和廉洁教育报告,组织了30余次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把师德表现列为教师考核内容,每年评选师德标兵。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效结合,通过广大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让好的校风带教风、促学风。社会和家庭的参与拓宽了教育空间、延长了教育时间,整合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力量,共同构筑联合防腐墙。
4. 正面引导,典型引路,反面警示
运用德育典型的品格,潜移默化。过去的2010年学年暑假,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贵州支教时被滚落的山石击中,不幸牺牲。赵小亭来自农村,家境不富裕,但她从不和别人攀比,也不自卑,还处处节省。她曾说:“越是困难的地方就越是需要我们志愿者的帮助。”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张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张瑜和赵小亭的行动深刻诠释了90后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怎样的有益于社会、家庭,乃至有益于人类的人。他们是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学生的表率,他们的行为习惯对普通学生的行为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开展先进典型教育,讲述大学生典型的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让典型的精神、典型的事迹、典型的意义激励和教育大学生们,从而让优秀品格在学生中相互传递、相互感染。同时,利用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近年来,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犯罪的现象逐渐凸显年轻化趋势,犯罪的平均年龄约26岁,因而被称为“26岁”现象。因此,可以此来警示和告诫在校大学生,着重培养其终身廉洁做人的良好品德。
5. 打造校园廉洁文化品牌
华中农业大学立足“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结合“五色校园”之红色校园建设,努力打造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品牌。组织了以“唱响廉政歌曲、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廉政歌曲大合唱比赛,唱出了全校师生的浩然正气,营造出廉洁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学校把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让学生在农村、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到2015年“十二五”规划末期,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3080(万人),比目前增长254万人。我们的国家正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廉洁伴着大学生成长,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